2019-03-02證道:清明將至話祭祖
目录
经文:希伯来书3:1-6
耶稣超越摩西
1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,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、为大祭司的耶稣。 2他为那设立他的尽忠,如同摩西在 神的全家尽忠一样。 3他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,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; 4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,但建造万物的就是 神。 5摩西为仆人,在 神的全家诚然尽忠,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。 6但基督为儿子,治理 神的家;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,便是他的家了。
引言:清明节的新观念
在网上偶然发现这个信息:PPT
这个图片是一个女孩子,因病过早就去世了。家人就在网上给她注册了这个墓园。墓地也是实景拍摄的,里面详细记录了她的生平,还有她的相册,家人的悼词,甚至还有纪念文章。每到清明的时候,还可以在她的墓碑周围放上一束鲜花。说几句问候的话。不管你在世界的任何角落。
这个网站叫天堂网,是国内的一个公益网站。当然,相信是部分功能是免费。如果需要专业人员帮助您设计画面,估计还是要收费的。相信这样的网站在国内有很多。我没有时间去搜索。
重要的一点是:
这是一个清明节人们纪念过世的家人的一个新导向。即环保,又可以让每一个亲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。特别是对我们海外的华人。用心写一篇悼念的文字,可能比搭飞机回国去一趟更有意义。而且大多数的城市人是没有墓地的,只有一个放骨灰的仓库一样的地方。
今天我们的题目是祭祖,是一个对慕道的朋友,甚至包括很多基督徒都非常困惑的问题。相信我们当中也有人,特别是家在农村的人都面经历过那种状况。可能心里觉得不太舒服,但又不知道为什么。我们可以从主耶稣和摩西谈起。
1.主耶稣与摩西
1同蒙天召的圣洁弟兄啊,你们应当思想我们所认为使者、为大祭司的耶稣。 2他为那设立他的尽忠,如同摩西在 神的全家尽忠一样。 3他比摩西算是更配多得荣耀,好像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; 4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,但建造万物的就是 神。
圣经在这里称主耶稣是神的使者、大祭司。那么,就是说主耶稣是从神那里来的,在地上做大祭司。路加福音1:26到了第六个月,天使加百列奉 神的差遣往加利利的一座城去(这城名叫拿撒勒), 27到一个童女那里,是已经许配大卫家的一个人,名叫约瑟。童女的名字叫马利亚; 28天使进去,对她说:「蒙大恩的女子,我问你安,主和你同在了!」 29马利亚因这话就很惊慌,又反复思想这样问安是什么意思。 30天使对她说:「马利亚,不要怕!你在 神面前已经蒙恩了。 31你要怀孕生子,可以给他起名叫耶稣。
那么,摩西呢?他是哪里来的呢?对了,是地上来的,是土产。为什么这么说呢?我们看圣经出埃及记2:1 有一個利未家的人娶了一個利未女子為妻。 2 那女人懷孕,生了一個兒子,見他俊美,就把他藏了三個月, 3 後來不能再藏,就取了一個蒲草箱,抹上柏油和樹脂,將孩子放在裏面,把箱子擱在尼羅河邊的蘆葦中。 4 孩子的姊姊遠遠站着,要知道他究竟會怎樣。10 孩子長大了,婦人把他帶到法老的女兒那裏,就作了她的兒子。她給孩子起名叫摩西,說:「因我把他從水裏拉出來。」
第三节又说:建造房屋的比房屋更尊荣。那么,谁是建造房屋的呢?就是主耶稣,
自然,摩西才是房屋。由此来看,神与人之间的差距是极大的。一个是从天上来的,一个是地上的。一个是创造者,一个是被造物。被造物再怎么聪明,也不可能成为造物主。摩西是以色列人的伟人,但是摩西是人,他是拜神的,以色列人犯罪的时候拜过金牛犊,也从来没有拜过摩西。所以,除了神以外,没有人是可以配的上敬拜的。
2.祭祖、上坟与孝敬父母
祭祖:从祭祖的对象来看,祭祖是指历代的祖先。我们只是在电影中看见一些祠堂里的牌位,家人去那里烧香,拜祭。城市人就不可能。文革的时候,家里只可以有毛泽东的像。只有在农村还有可能存留一些祠堂,祖宗牌位的东西。祭祖的过程因地区不同,通常包括烧香、磕头、烧纸钱等程序。
上坟:现在城市里,通常就是在清明的时候,去墓地,探望过世的父母,熟称上坟。跟祭祖有关联,但不一样。上坟的时候,也是带一些冥币烧掉,供父母在阴间使用。那么,上坟是从祭祖简化而来的。主要是怀念去世的父母。这就跟孝顺联系起来了。
孝敬父母:论到孝敬父母,我们看中国文化和基督教文化的比较:
孔夫子曰:“生,事之以礼;死,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”
出处:论语为政篇
孟懿子问孝。子曰:“无违。”樊迟御,子告之曰:“孟孙问孝于我,我对曰‘无违’。”樊迟曰:“何谓也?”子曰:“生事之以礼;死葬之以礼,祭之以礼。”
译文:
古文虽然用的是祭祀的祭字,但意思是纪念的意思。
以弗所书6:2
「要孝敬父母,使你得福,在世長壽。」這是第一條帶應許的誡命。
由此看来,在孝敬父母这个方向上,基督教和中国传统文化是完全一致的。
那么,为什么基督教和中国的祭祖会产生冲突呢?
我们看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冲突:
内容如下:
一、不許用「天」字,亦不許用「上帝」字眼稱呼天地萬物之主。不許懸掛「敬天」二字之匾。
二、信徒不許作主祭、助祭之事。
三、信徒不許入孔子廟行禮。
三、信徒不許入孔子廟行禮。
四、信徒不許入祠堂行一切之禮。
五、信徒或在家裡,或在墳上,或逢弔喪之事,俱不許行禮。
五、信徒或在家裡,或在墳上,或逢弔喪之事,俱不許行禮。
六、遇別教之人行此禮之時,信徒可以在旁邊站立。
七、信徒不許留牌位在家,因有「靈位神主」等字眼,要立牌位,只許寫亡人名字。但牌位旁邊應寫天主教孝敬父母之道理。
七、信徒不許留牌位在家,因有「靈位神主」等字眼,要立牌位,只許寫亡人名字。但牌位旁邊應寫天主教孝敬父母之道理。
康熙知道以后降旨:覽此條約,只可說得西洋等小人如何言得中國之大理。況西洋等人無一通漢書者,說言議論,令人可笑者多。今見來臣條約,竟與和尚道士異端小教相同。彼此亂言者,莫過如此。以後不必西洋人在中國行教,禁止可也,免得多事。欽此。
自此清朝历代的皇帝都是执行禁教的方针,导致天主教走入地下。直到1939年,(中国的民国时期)教宗庇護十二世(Pope Pius XII,1939年-1958年在位)頒布《眾所皆知》(Plane
compertum est)通諭:
天主教才逐渐转到地上。
其实,在孝敬先辈上,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是没有矛盾的。只是在具体的形式上中西方有不同,城市和乡村有不同,古代和现代有不同。
而且,在引言中,我们也提到:现代社会已经有很多人在网上开办纪念馆。来纪念去世的家人。清明节到的时候,每个家人,无论在那个城市,那个国家,都可以纪念自己的家人。现代科技的发展已经让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走在世界的前列了。
那么,目前还是有相当多的地区,特别是中国农村。还是对长辈和去世的父母行跪拜礼,我想这是我们回国的弟兄姊妹要面对的问题。
我们先看看敬拜和纪念有什么不同:
对于神,他是造物主,就像今天经文里所说的: 4因为房屋都必有人建造,但建造万物的就是 神。我们当拜他。
对于去世的亲人,用“拜”这个字儿就不太适合。亲人去世了,我们要纪念他们在世上的美德。也是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的。
那么,凡事都有个来源,祭祖的根由在哪里呢?
3.祭祖和祭神的文化根源
台湾有位牧师叫杨锡儒的,他就特别对祭祖的文化根源做了深入的研究。最后,认定是出自《论语》中曾子的一句话:慎终追远,民德归厚矣。根据汉语词典的解释是:
终:人死;远:指祖先。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,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。后也指谨慎从事,追念前贤。
那么,就是说编者认为古代和现代人对这句话的理解是不同的。古代人认为慎重地办理丧事,虔诚地祭祀远代的祖先,人民的道德水准就可以提高了。而现代人认为
意思是谨慎从事,有始有终,追念、效法先人的遗德,百姓的道德水准就会提高了。
从逻辑上来讲,即使那些恶霸,贪官污吏也是为父母大办丧事,烧香祭祀。而且规模远远超过我们普通的百姓。那么,人民的道德水准会因此提高吗?很显然,不会。曾子是孔子的弟子,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先哲,他是不可能犯这种逻辑错误的。所以,第一种解释很有可能是编者根据民间的习俗,加上后边的2个字追远推断出慎终这个字的意思是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。然而,却没有跟民德归厚联系起来。
所以,祭祖是没有文化根源的,最多可以说是对曾子的哲学思想的误解而产生的东西。反而,
祭神倒是中国的文化。
在周朝:
《诗经》中的禋祭及渊源点燃薪柴上加牲物以焚烧祭神,古礼叫作“禋祭”(禋,即煙,煙气上达神灵之义)。
《诗经·大雅·棫朴》有具体描写:“芃芃棫朴,薪之槱之。济济辟王,左右趣之。”意思是文王出征前,群臣跟他一起,聚积薪柴,祭祀上天。
到了唐代,在祭天中,燔祭仍然是重要的一部分。
到了明朝,更是修建了北京的天坛、地坛用于祭祀上天。
这样说来,我们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的祭天,就与圣经所讲的祭神一致了。当然,不能说完全一样,还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,但大的方向是一致的。
对于基督徒,拜神不能拜人这是肯定的。因为圣经十诫里明明写着:出埃及记20:4 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,也不可做什么形像,仿佛上天、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。 5 不可跪拜那些像,也不可事奉它们,因为我耶和华—你的 神是忌邪的 神。
找人做个牌位放在祠堂里,然后,在它前面下跪。基督徒是不允许的。
那么,具体的事情上,基督徒应该怎么应对呢?
基督教新教没有教宗,各个宗派,甚至各个教会都是自己从圣经中的理解来执行。所以,当那些没有信主的人,特别是我们的家人、亲戚、甚至是远方亲戚举行那些带有浓厚迷信色彩的世俗仪式的时候,我们可以参照上面天主教教宗所讲的:如果教徒必須出席帶有迷信色彩的公共儀式時,必須抱持消極的態度;在死者或其遺像、牌位之前鞠躬,是被允許且是適當的。然而,重要的是,当处于复杂困惑的环境中时,一定要好好祷告,听从圣灵的带领。
4.基督徒的敬拜观
5摩西为仆人,在 神的全家诚然尽忠,为要证明将来必传说的事。 6但基督为儿子,治理 神的家;我们若将可夸的盼望和胆量坚持到底,便是他的家了。
这节告诉我们,摩西不但是人,而且是神的仆人,他是属于神的家庭的一员。而主耶稣是神的儿子,他是管理神的家的,是在摩西之上的。犹太人(多数的)虽然不承认主耶稣就是神的儿子。然而,他们没有一个会拜摩西的。因为他们知道摩西只是个人,是被造的。我们今天的基督徒更要坚守住真道,坚持只拜神,不拜人。因为主耶稣说:你們的義若不勝於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,斷不能進天國。(马太福音5:20)
永生的盼望和胆量都是来自神的,我们只有经常亲近神,保持圣灵居住在我们里面。这就是神的教会,神的家了。
因为犹太人的习俗是以圣经为依据的,所以,在具体的生活中,我们反而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:
1)犹太人的死亡观
《雅歌》1:2「愿他用口与我亲嘴,因你的爱情比酒更美。」。这节经文把男女之爱比作基督与信徒间的关系。所以,犹太人认为远离俗世,清心敬拜神,是为了得到属灵上神的亲吻,也就是毫无痛苦的死亡。人都害怕死亡时肉体上的痛苦,因此他们认为:灵魂若完全得到净化,死亡就像平静的安息一样,是解脱而非更大的痛苦。在8:14又有:「我的良人哪,求你快来,如羚羊或小鹿在香草山上。」就像在勾画一个新希望,期待再次见神的面。
2)犹太人的葬礼
犹太人基本上都是土葬,他们不能接受火葬,原因是他们认为火葬是用人工的方法破坏了自然腐化的过程。也就是直接毁坏神的创造。对于我们基督徒而言,因为我们的永生是指灵魂的永生,无论是土葬或是火葬我们都会接受。犹太人的葬礼是由拉比主持的,有介绍过世的人的生平,朗读赞美神的诗句等。但是没有证道,所以比基督教的还简单些。
犹太人在下葬的时候,都是每人手里一把铁铲,铲土到棺木上。也有用手抓土,洒在棺木上的。这个是根据程序有些基督徒的葬礼也有。
总之,基督教认为安葬的只是人的肉体,灵魂则已经去了天家。所以,基督徒的葬礼相对于普通人的葬礼就有了欢乐、感恩、赞美神的因素。
3)安慰亲属
犹太人的哀悼期是7天,从安葬那日算起。这段时间是给亲属有个宣泄期,可以尽情地哀悼,回忆死者生前的一切。我们中国也有头七的习俗。不知道为什么会这么巧,日期完全一样。只不过我们有些迷信的东西,比如说第7日的时候,死者的灵魂会回家一趟啦,需要准备一些饭食,并要烧一个梯子让死者的灵魂上天啦。结果,准备的饭从来就没有动过一筷子;而且灵魂上天,或是入地也不需要梯子。
结论:
“祭祖”是一个几千年遗留下来的问题,随着科技的发展,迷信的破除,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和纪念祖先的方式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。实际上,中国人对电子科技的接受程度已经超过了西方。今天的经文也是清楚地告诉了我们无论人多么伟大,也是不能超越神的。神是要人来拜的,人是被造的,是不能拜的。基督徒一定要守住这个底线。在具体的行为上,我们也是介绍了天主教的规定,以及犹太人的做法,作为我们基督徒的参考。总之,我们需要以圣经被准则,靠着圣灵的引导,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,在各个领域与魔鬼争战。做一个得胜的基督徒。我们一起祷告。
2019-03-02神召會證道
参考资料
Comments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