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-2-19 证道:打开关住你的“门”
经文:馬可福音 2:1-12
治好瘫痪病人
(太9‧1-8;路5‧17-26)
1过了些日子,耶稣又进了迦百农。人听见他在房子里, 2就有许多人聚集,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;耶稣就对他们讲道。 3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,是用四个人抬来的; 4因为人多,不得近前,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,拆了房顶,既拆通了,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。5耶稣见他们的信心,就对瘫子说:「小子,你的罪赦了。」 6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,心里议论,说: 7「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?他说僭妄的话了。除了 神以外,谁能赦罪呢?」8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,就说:「你们心里为什么这样议论呢? 9或对瘫子说『你的罪赦了』,或说『起来!拿你的褥子行走』,哪一样容易呢? 10但要叫你们知道,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。」就对瘫子说: 11「我吩咐你,起来!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。」12那人就起来,立刻拿着褥子,当众人面前出去了,以致众人都惊奇,归荣耀与 神,说:「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!」
引言:木匠家的门
有一个木匠做得一手好门。他给自己家做了一扇非常漂亮的门。
过了几年,门的钉子锈了,掉下一块板,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,门又完好如初。不久又掉了一颗钉子,木匠就换上一颗钉子。后来,又有一块板坏了,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。再后来,门闩坏了,木匠又换了一个门闩……
多少年后,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,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,仍坚固耐用。木匠对此甚是自豪:多亏有了这门手艺,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。
有一天,邻居对他说:“你是专家,你看看我家的门怎么样!”木匠仔细一看,才发觉邻居家的门样式新颖、质地优良,再看看自己家的门,又旧又破,满是补丁。木匠忽然意识到:是自己的这种门手艺限制了自家“门”的发展前景。
会一门手艺很重要,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。掌握的专业知识是一笔财富,但也是一扇门,会关住自己。面对全新变化全新的世界,要有勇气、有决心打破关住自己的这扇“无形门”,这样才能更多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,从而提升自己的“手艺”。[1]
基督信仰是很奇妙的事情,有些人听了一次讲道,就受圣灵感动,决志信主;有些朋友穷其一生钻研圣经,也是不能入门。从古到今,从中国到外国,在信仰上,人们重复写着同样的历史。那么,到底什么是挡在慕道友和主耶稣之间的那扇门呢?怎样才可以打开它呢?今天我们就走进2000年前的迦百农-以色列的一个城镇,通过发生在那里的神迹,看看是否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。
本体:
一、凭信心叩门
马可福音2:1过了些日子,耶稣又进了迦百农。人听见他在房子里, 2就有许多人聚集,甚至连门前都没有空地;耶稣就对他们讲道。 3有人带着一个瘫子来见耶稣,是用四个人抬来的; 4因为人多,不得近前,就把耶稣所在的房子,拆了房顶,既拆通了,就把瘫子连所躺卧的褥子都缒下来。
我们今天走进的是一个信徒的家。他开放了自己的家,作为人们聚会地方。根据圣经的记载,我们可以相像当时的场景(PPT图片):屋里屋外都是人,主耶稣正在屋里讲道,屋顶被人拆开,随后,一个瘫子被人缒到祂面前。
按照我们今天的逻辑,正常的情况下, 下一个场景应该是什么呢?屋主首先就会跳出来,把这几个人赶出去,并且要求他们修复屋顶。其它在场的众人估计也会一起斥责这几个人太荒唐。但是,我们已经读了整个故事,知道事情并不是这样发生的。那么,为什么不按照我们所能理解的正常的逻辑发生呢?让我们走进这些人的内心来思考答案。
1.四种人的心理
· 聚集在屋子里,门前空地上的人们:他们一定是相信这个讲道的人所讲的,不然的话,他们完全可以到犹太会堂,那里环境又好,也不会那么拥挤。(PPT图)这是迦百农会堂的遗址,虽然已经残破不全,但从那高大的立柱,石墙,依然不难相像出当年的宏伟。迦百农是主耶稣传道的一个中心,很多神迹都在这里发生,如:治好彼得岳母的热病,驱逐污鬼,以及呼召彼得、安德烈、雅各、约翰、马太等,移步挪景,每寸土地都可以发掘出一段圣经上的故事。[2]
· 瘫子:一定是他有相信可以被医治好,才求人帮忙抬他来的。不然的话,他也不会这样折腾自己。而且, 打破屋顶,缒他进去,应该也是他要求的,因为是他要的医治,所以,这个时候,很有可能他跟抬他的人是这样说:“打开屋顶,放我下去,损失我赔。”
· 抬他的人:也是相信主耶稣的医治能力,所以,当他们见到人多,不能靠前,就拆了房顶,把他缒下来。通常情况下,也就是回去了。只有当他们相信一个事情到了非常高的一个程度,才可能会拆了人家的屋顶,为的要得到那个宝贵的东西。不单是为瘫子治病,也为他们自己能够亲眼得见神迹的发生。
· 房子的主人:愿意开放自己的家,接待众人,而且不计较别人拆了自己的屋顶。为什么?因为基督徒所有的一切财产都是神交在我们手里管理的,没有半毛钱是我们私有的。连我们的命都是神给的。显而易见,屋主对主耶稣的信心已经达到了这种境界。所以,弟兄姊妹们,🤣如果您开放自己的家让弟兄姊妹来查经,在聚会的时候,屋里、屋外都挤满了人,最后竟然有人拆了您的屋顶从房子上缒下一个想要得医治得瘫子来,那将是咱们基督徒今生莫大的福分。相信您不但可以在您的自传上骄傲地写下这一段文字,给子孙讲故事。就是天使也会把这件事记录在天上的功劳簿上。阿门?
从以上四种人的分析,可以看出,对主耶稣的信心是他们看淡世上的一切,一心追求主的道的根本原因。
又因着他们的心里的信,就有了为“得救”而拆开屋顶的勇气,用实际的行动叩响了通向永生的大门。
那么,我们很好奇,他们哪里来的这么大的信心呢?
2.信心的来源
读圣经的一个方法就是根据上文下理,不可以管中窥豹。通俗讲就是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。所以,我们到今天经文的上一章看看发生了什么。
A)信心来自“听说”
马可福音1:40-45洁净长大麻风的人
有一个长大麻风的来求耶稣,向他跪下,说:「你若肯,必能叫我洁净了。」 耶稣动了慈心,就伸手摸他,说:「我肯,你洁净了吧!」 大麻风即时离开他,他就洁净了。 耶稣严严地嘱咐他,就打发他走, 对他说:「你要谨慎,什么话都不可告诉人,只要去把身体给祭司察看,又因为你洁净了,献上摩西所吩咐的礼物,对众人作证据。」 那人出去,倒说许多的话,把这件事传扬开了,叫耶稣以后不得再明明地进城,只好在外边旷野地方。人从各处都就了他来。
这里很清楚地告诉我们:有个长大麻疯的病人亲身经历了主耶稣的医治,然后,就去告诉众人,很多迦百农人听说过主耶稣行的医病的神迹!就来听主耶稣讲道。
就是说,大多数人都是“听说”,就凭着信心来见主耶稣。如果,人们都抱着不信这个被医治的人的想法,那么,就不会来见主耶稣,也就错过了听到福音的机会。
今天我们来教会听道,就是“听说”,我们并没有亲眼见过主耶稣,更没有看见主耶稣行的神迹。那么,问题来了:我们中国人有句俗话“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”,难道不对吗?当然是对的,只不过这句俗语是有使用背景的,就是圣经上的话,也要联系上下文去理解;不能单独拿出来,按字面的意思解读。所谓“一句顶一万句,放之四海而皆准”,那是那个特定的时代的东西。勾股定理在计算直角三角形的时候非常handy,但是您不能用这个定理去计算一般的三角形,那就需要用正弦、余弦定理。那么,“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”的背景是什么呢?
B)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的背景
这句话是出自《说苑·政理》:夫耳闻之,不如目见之;目见之,不如足践之;足践之不如手辨之。当时汉朝黄室刘向在谈到为官之道的时候所说的。大意是说: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看到的,亲眼看到的不如自己调查到的,自己调查到的不如亲手去做。
所以,这句话是您在做领导的时候要用的,不是用在信仰问题上的。信仰上的“信”是什么?“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,未见之事的确据”。我们在后面的证道中将会详细论述。
其实,很多情况下,“(人)耳听未必是虚,(人)眼见未必是实”。
嗯?hold on,你说耳听未必是虚,我还能接受;那眼都看见了,还不是事实吗?答案是,yes,眼见也未必是实。这也有出处。孔夫子就曾说过:“所信者目也,而目犹不可信”。孔子的这句话是说,按理说,人们应该相信眼睛看见的,但是,亲眼看见的也不一定是真实可信的。《吕氏春秋》记载:孔子穷乎陈蔡之间,藜羹不斟,七日不尝粒。昼寝,颜回索米,得而爨(cuàn)之。几熟,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(zèng)中而食之。少间,食熟,谒(yè)孔子而进食,孔子佯装为不见之。孔子起曰:“今者梦见先君,食洁而后馈。”颜回对曰:“不可,向者煤炱(tái)入甑中,弃食不祥,回攫而饭之。”孔子叹曰:“所信者目也,而目犹不可信。”
简单解释就是孔老夫子和弟子们困在陈国和蔡国之间,7天粒米未进,派弟子颜回去乞讨,颜回讨得米回来下锅的时候,孔子发现他先抓了一些吃,就委婉批评颜回:我做了一个梦,梦见有人先吃了米,然后才把剩下的分给大家。颜回知道孔子是在说他,解释说:做饭的时候,有炭灰飘进饭里,我觉得丢掉太可惜了,就抓出来吃了。孔子听完颜回的话,发现错怪了弟子,长叹一声,对众子弟说:“唉,是老师错了,我是太相信自己眼睛看见的了,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。”
所以,今天搞清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“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”这个俗语的来龙去脉,也是为打开永生之门扫清了道路。
接着,我们再深入一点儿,挖掘迦百农人的信仰内容。
3.信心的内容
迦百农人是听说了主耶稣让大麻疯病人洁净的神迹,当然在此之前,主耶稣还行了很多神迹:赶逐污鬼,比如医治彼得岳母的热病等,总之,人们是听到了这些神迹,就都来听祂讲道。尽管每次医治他们以后,都告诉他们不要讲出去,因为主耶稣的主要工作是传道,不是医病。但是,很显然,人们对神迹更加感兴趣。所以,在这种情况下,主耶稣经常避开他们。
那么,这个时候,大多数人只是信主耶稣的医治能力,而不是相信主耶稣的赦罪能力,换句话说,这个时候,大多数人还没有相信主耶稣就是神。
我们讲的福音是相信主耶稣是神,这是走进永生之门的关键。相信主耶稣能行医治的神迹不等于相信主耶稣是神。当然,连神迹都不信的人,更不能叫相信神。
记得我在神召会牧会的时候,教会每周崇拜以后,都有午餐。很多人先是参加英语班的学习,然后就参加崇拜,完了之后,教会有2块钱的午餐,吃完饭有祷告会,完了以后还可以在教会跟马传道一起打乒乓。或是去Chinatown逛街,买菜。这顿午餐是连接上下午活动的桥梁。自从2006年国语堂成立以来,一直到2019年我们搬离卡尔加里,十几年都没有改变。简直就是神迹。记得每次问负责饭食的老姊妹,是否需要教会补贴一些费用?她都是说:感谢主,神的恩典够用。很多人都知道神召会提供2块钱午餐。于是,就有聪明人干脆先去chinatown逛街,买菜,等崇拜完了,拎着大包、小包直接来吃午餐。🤣
今天我们看来,这些朋友就是捡了芝麻,丢了西瓜。放弃了听神的话的机会,只捡到了一顿便宜的午餐。但教会的午餐照样供应,因为我们不知道那一天,神就灵就感动这些朋友。实际上很多人就是这样认识了主耶稣。所以,我们鼓励慕道的朋友们,教会有吃的就来吧,不要客气。教会吃不穷,😀因为有神的供应。反而,没有人来,教会就要关门了。
2000年前的迦百农人也是一样,他们虽然不是为了饭食,但也主要是为了得到今生的病痛的医治,才来听道。那么基于他们这样的信心,主耶稣是怎样引导他们进入永生之门的呢?
二、叩门就给你开门
马可福音2:5
耶稣见他们的信心,就对瘫子说:「小子,你的罪赦了。」[3]
那么,当主耶稣说完这话以后,瘫子是不是立刻能够站起来行走了呢?No,当然不是。那么,主耶稣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呢?
这是明明地告诉这个瘫子:你是个罪人,然后第二层意思就是:我赦免了你的罪。
我们可能会这样想:当一个瘫子,可能已经瘫痪多年也说不定。听说有人可以医治他的病,就不顾一切地找到这里,把人家的房顶都打破了,还不知道要赔人家多少钱,就是为着能够站起来。而这个医生不问他的病症,却跟他说:你是罪人,我赦免了你的罪。所以,我们可能会猜想这个瘫子,已经抬他来的人也会觉得耶稣说的话跟他们来的目的不相干。
但是,实际情况不是这样。犹太的文化跟我们华人的文化是不同的。圣经已经进入到他们实际生活中的各个方面,也包括对疾病的理解,所以,如果我们查考圣经中有关疾病的来源,就会明白耶稣的话对于医治瘫子的病关系重大。
原来圣经里对疾病的来源有多种表述,我们今天就介绍以下几种:
· 来自魔鬼的攻击(约伯记-魔鬼在神面前诋毁约伯,于是神允许魔鬼试炼约伯)
· 彰显神的作为
当主耶稣遇到一个生来瞎眼的人的是时候。主耶稣说过:
耶稣回答说:「也不是这人犯了罪,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,是要在他身上显出神的作为来。」(约翰福音9:3)
· 人自己的疏忽
提摩太前书5:23保罗对提摩太说:「因你胃口不清,屡次患病,再不要照常喝水,可以稍微用点酒。」就是说提摩太吃了什么不洁净的食物,胃口出了问题。
· 因为犯罪
今天我们讲的这个瘫子外在表现是瘫痪,不能行走。其内在的病根就是他的罪。
所以,站在犹太人的宗教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来分析这个瘫痪的人的心理。就不难知道这个瘫子明白主耶稣是在给他治病,而且犹太人相信只有神才会这样治病。在下面一段经文里,文士的话也说明了这一点。
那么,问题来了:可不可以不接受主耶稣的赦罪?单单治病?可以,但病根不除,就像一个人得了胃溃疡,痛的要死。但是,只吃止疼片,不治疗炎症。病情只能会恶化。
这个瘫子为了治病,就找到耶稣,那么,主耶稣就抓住这个机会,指出他的病根,并把赦罪的恩典白白地赐给他,从而,让这个瘫子有机会走出被自己的罪关住的门。
三、世俗、习惯的门槛
马可福音2:6-7有几个文士坐在那里,心里议论,说: 7「这个人为什么这样说呢?他说僭妄的话了。除了神以外,谁能赦罪呢?」
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定义主耶稣:你是个人,却说你能做只有神才能做的事情,真是大逆不道啊。
当看到迦百农人因着信,都聚集到主耶稣周围,当人们抬着瘫子,打破屋顶缒他到主耶稣身前,当看到福音正在快速传播,人心归向主耶稣的时候,几个文士却马上设置了一个高高的门槛。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?
1.犹太人的门槛
文士是什么人,他们是犹太人的圣经老师,他们是以色列人中最懂律法的人。不错,只有神才有赦罪的权柄。然而,当三位一体的真神-主耶稣站在他们面前的时候,这些律法的权威们反而不认识祂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他们不是应该比寻常的犹太人更容易认识神吗?
这里有一点我们必须明白:熟读圣经的人并不一定相信神,这是事实,不需要论证。
熟读的律法条例的文士,还有圣经中经常提到的法利赛人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的,而神是应该仰视的,当他们眼睛朝下,看主耶稣的时候,就只能看到一个拿撒勒的木匠,看不到神。即使主耶稣能行神迹,即使主耶稣能赦免人的罪,他们也不会相信。反而一起商议怎么对付主耶稣。约翰福音11章47-48记载: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在公会,说: 「这人行好些神迹,我们怎么办呢?若这样由着他,人人都要信他....从这里可以看出,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权威。他们担心人们都信了主耶稣,犹太公会失去了权威。权力、地位、犹太神职人员的丰厚薪水,这些世俗的小学完全蒙住了他们的眼睛。处心积虑地要给主耶稣定罪。
我们可能会暗暗庆幸,幸亏我们没有生活在以色列,不然的话,还要过犹太公会这道门槛。其实,哪里都是一样,我们有我们的门槛。
2.我们的门槛
华人的移民,多数都是技术移民。读书一个比一个厉害,一本圣经很快就可以读完,而且还可以归纳每一章的主题,总结出中心思想。这对我们都不是难事儿,因为我们在学校里都受过很好的训练。但是,我们不知道,读书跟读圣经是两回事儿,我们用读书的方法读圣经也是从上往下看的。从上往下看只能看到有限的知识,看不到神,因为神在上边。那么,您可能还有疑问,通过所学到的知识就不能看见神吗?为什么那么多的科学家、学者基督徒都是用所学的知识还见证神的存在吗?如果您去了解这些人,就会发现,他们不是靠知识找到主耶稣,恰恰相反,他们是在信了主耶稣以后,才去使用那些知识见证神。
知识是什么?牛津字典上是这样解释的:人类在实践中认识客观世界(包括人类自身)的成果。也就是说知识是局限在人类的认知能力之下的东西。而圣经是那个创造宇宙之神的话,是远超人类的认知能力的。从爱因斯坦到当今世界顶尖的科学家都有个共识:就是人类现在所了解的世界不会超过3%,也就是说在人类的认知能力局限之下去研究圣经,试图了解那位创造宇宙的无限的神,比瞎子摸象还糟糕,永远不可能读懂圣经。只有把自己谦卑下来,仰视圣经的时候,才可以通过神的话看见神的本身。这就是我们的慕道的朋友为什么开始读圣经的时候,都是问题。信主以后,才发现自己当时的那些问题都是因为不信。
“太初有道,道成肉身,道就是神”,道是什么?就是说话,圣经是神对人说的话。只有怀着敬畏的心去领受的时候,才能看见神。居高立下的态度,把神都研究透了,那个神就不是神。因为祂已经“不神了”您信祂干什么呢?
这个就是把我们困在里面的门。我们必须打破这扇门,才可以看见主耶稣的救恩。
那么,您可以还有顾虑,一个我没有完全搞清楚的东西,怎么能信呢?那不是盲信了吗?我们再从这个角度来看:
3.单纯的信心
圣经说:信是所望之事的实底,未见之事的确据。就是说您还在盼望的时候就知道那个事情的结果了;还没看见那个事情,就已经得到证据了。
就好像您一个人在黑屋子里,外边有人说:打开窗子吧,今天阳光明媚。您在犹豫,我该不该打开窗子,万一打开窗子以后没有阳光,我不就上当了吗?听起来好笑,但是,生活中很多事情,都是需要有一定的信心的。老师说1加1等于2,我们就信吧,从没想过去证明,他的老师也是这么告诉他的。祖冲之说圆周率是在3.1415926和3.1415927之间,就信吧,老祖宗传下来的,咱们一直都是用这个系数计算圆周长,圆面积,挺好用的。
每个基督徒都知道:
16聖經都是神所默示的,於教訓、督責、使人歸正、教導人學義都是有益的, 17叫屬神的人得以完全,預備行各樣的善事。(提摩太后书3:16-17)
16「 神爱世人,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,叫一切信他的,不致灭亡,反得永生。(约翰福音3:16)
而且,2000多年来,全世界的基督徒都是用这本圣经,指导自己的生活、工作、教会侍奉。并在实践中亲身经历了神。脱去旧人,换上新人,得到了永生的福分。
很多慕道的朋友就是凭着这种单纯的信心,跨过世俗、习惯形成的门槛,得见主耶稣。
无数的反基督教的人用各种方法搜寻各种证据,想要推翻圣经,最后都以失败告终,其中很多人反而因此信了耶稣。
到如今全世界的基督徒人口有多少呢?到2022年中的统计结果是25亿6千万. 占世界人口比例是31%。(2022年世界人口总数是78 亿),我们所在的加拿大,基督徒人口比例是53%。
在这样的情况下,您可能考虑:等到另外那47%的人都信了耶稣,再做决定,会不会更保险?然而,这样的前提是您得活得足够长;🤣还是说现在就在这53%的比例上再加上一个人?这是您自己的选择,也是神造人之时给人的自由选择的权力。
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,认识至圣者就是聪明。(箴言9:10)主耶稣就是道路、真理、生命。若不是藉着祂,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。(约翰福音14:6)
这一点教会都有warrantee:当您打开困住您的那扇门的时候,您会发现自己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。旧事已过,一切都变成新的了。无论是在工作,生活中多大的烦恼,多困难的状况,天空都会飘来5个字儿:“那都不算事(儿)” 🤣
四、打开关住你的门
马可福音2:8耶稣心中知道他们心里这样议论,就说:「你们心里为什么这样议论呢? 9或对瘫子说『你的罪赦了』,或说『起来!拿你的褥子行走』,哪一样容易呢? 10但要叫你们知道,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。」就对瘫子说: 11「我吩咐你,起来!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。」
很显然,赦免人的罪要比让瘫子行走要更难。但在世俗的人看来,告诉瘫子:“你的罪得赦了”是很容易的事情,为什么呢?动动嘴巴就算了。反正,看不见,摸不着。反而,让瘫子行走却是困难的事情。你再动嘴巴,瘫子不动,也是没用。
主耶稣看透了这些文士的心思。尽管他已经对症下了药,就是赦免了瘫子的罪。但是,为了能让瘫子放心“吃药”,也为了消除人的疑惑,就行了让瘫子行走的这个神迹给他们看。告诉人们,在神凡事都能。让人眼所能看见的事情上彰显神的大能。从而移走了世俗、习惯、宗教设立的高高的门槛,让众人看到一个完全敞开的救恩的大门。
另外,瘫子也是比喻教会里那些能说不能行的人。不是说基督徒就一定是站在门外的人,很多基督徒,信着信着就又把自己关住里面了。就像今天经文里提到的文士,还有我们经常听说的法利赛人。他们熟读经书,制定犹太人的宗教律法,教导犹太人的行为准则。但是,满脑子充满了知识,没有神的生命在里面。所以,主耶稣怒骂他们:23「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!因为你们将薄荷、茴香、芹菜献上十分之一,那律法上更重要的事,就是公义、怜悯、信实,反倒不行了。(马太福音23:23)
所以,这些文士和法利赛人才是真正的瘫子。
2000年后,今天的一些基督徒呢?是不是也是说的好听,做的却很糟糕呢?到了教会里就属灵的不得了。“打右脸给左脸,爱主、爱神、爱人如己”。到了COSTCO的food court,照样是还没买到食物就先抢占座位。即使看见有人端着盘子到处寻找坐的地方,也装作看不见呢?
是那个端着盘子的人的智商低到不知道先占一个座位呢?还是我们过分考虑自己的利益,侵占了他人的利益呢,而人家不耻占座儿这种行为呢?设想一下:如果所有排队的人都派一个家人,或是朋友提前占住座位。就会出现这样景象:一半儿的人端着盘子到处转,焦急地寻找一个可能地方坐下。另外一半儿人却是没有食物,霸占着空桌子。眼睛都不抬,翘着二郎腿儿,刷着手机,悠哉游哉地等着那边长长的队伍中的家人,朋友买食物过来。
弟兄姊妹们,日光之下,没有新事儿。历史总是重复发生。盼望我们无论是慕道的,还是出于瘫痪状态的基督徒,能够听见主耶稣的召唤,拿起褥子,站起身,勇敢地走出关住自己的门。
五、走出关住自己的门
马可福音2:12那人就起来,立刻拿着褥子,当众人面前出去了,以致众人都惊奇,归荣耀与 神,说:「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!」
当主耶稣施恩,赦免了瘫子的罪,又给了他行走的许可以后,瘫子所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儿:站起来,行走。
我们今天看这个事情挺简单的,也不用去医院做手术,打麻药。主耶稣让你走就走呗。但是,当时的情况是:犹太公会派文士来,就是要抓耶稣的把柄,好把祂治罪。 如果瘫子听了主耶稣的话,站起来行走,在那些宗教的当权者看来,就是替主耶稣做见证,证明祂是神的儿子。从而,也就是得罪了犹太公会。以色列是宗教国家,犹太公会的权力大到罗马的执政官都要让他们三分。慕道的朋友们,如果您已经读完了四福音,现在您就知道为什么彼拉多在非常不情愿的情况下,还是下令处死了主耶稣。
这节经文告诉我们:那人就起来,立刻拿着褥子,当众人面前出去了。
瘫子的行动就清楚地表明了,他完全相信主耶稣,不理犹太公会的权势。勇敢地响应主耶稣的呼召,走出了关住自己的门,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。
结语:
今天我们从木匠家的门讲起,引出我们证道的主题,接着走进2000年前的圣经时代,到迦百农参加一个家庭聚会,看到当时的迦百农人对信仰的追求。看到一个瘫子是怎么凭着信心叩响永生之门,又看到主耶稣是如何引导信神迹、而不信神的儿子的犹太人,迈过挡住他们的门槛,走进真正的永生之门。也是联系了我们中国文化的背景,找到了挡在我们永生之门前的门槛。盼望今天神的说话能够进入我们的心,学习迦百农人,学习瘫子,放下一切跟随主,勇敢地迈过前面的门槛,走出关住我们的门。
Comments
Post a Comment